《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星期二(8月19日)進行第149天聆訊,控方續結案陳詞指,黎於2020年5月成立《蘋果日報》英文版,希望美國政要訂閱,共表明英文版毋須持平報道,集中報導中國負面新聞,即「偏黃」立場;即使黎其後被捕仍繼續下達編採指示,要求繼續相關方針直至《蘋果》倒閉。黎又透過其專欄文章及直播節目表明他知悉「勾結外國勢力是大罪」,但指自己「不能退縮」,請求美國對中國實施禁運,如科技禁運、撤銷香港特殊地位等。 黎智英今續穿米白色風褸、戴上黑色粗框眼鏡到庭,並配戴「動態心電圖監測儀」,而入庭時有向公眾席方向點頭微笑,其妻有到庭聽審。 控方代表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續陳詞指,黎智英在2020年5月,指示《蘋果日報》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 向特朗普發信反港版國安法」的運動,促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干預香港事務。法官李運騰指「一人一信救香港」並沒有請求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活動,控方承認「一人一信救香港」運動沒明言請求制裁等,但請求國際向中港施壓。 控方指,2020年5月成立《蘋果日報》英文版,挑選有關「抗爭、逆權、制裁、反中國及香港政府」的文章翻譯成英文,黎稱若海外及美國的訂閱者愈多,政府便愈難打壓《蘋果》,要求其私人助手Mark Simon聯絡外國政要,邀請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及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魯比奧等人訂閱《蘋果日報》英文版。 黎亦曾在WhatsApp對話中對英文版作出編採指示,要排除正面的中國相關新聞,黎亦曾在其個人專欄「成敗樂一笑」中,明言是由黎親自挑選新聞加入英文版中;另黎在英文新聞的通訊群組指,挑選寫手「不需要提供一個平衡觀點,而是『偏黃』陣營觀點」,時任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在群組中指「加入啲國際新聞,因為國際讀者應該想知道啲外國新聞,特別美國大選」,但黎回應指不需要,應集中中國新聞,不要淡化。 另一例子顯示黎積極參與,關於袁弓夷給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的公開信,袁指多黎把相關公開信給特朗普,顯示黎批准《蘋果》平台發布相關片段,並指示時任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去製作,黎發給特朗普的視頻,顯示黎於2019年4月開始相關協議。控方庭上讀出有關黎鼓吹制裁的文章,黎承認《蘋果》社論代表《蘋果》立場,指《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黎還押期間,作為主要舵手的角色無變,顯示如何給予編採指示及繼續相關協議,黎接受外媒採訪時鼓吹制裁,引起國際關注,實現自己的目標。 控方書面陳詞指,黎知道美國高層一直關注自己及其公開言論,不斷接受外國媒體訪問及撰寫文章。法官李運騰質疑,這些屬傳聞證據,有人告訴黎其言行能獲取外國關注;法官杜麗冰亦指控方不能就此證明黎智英明知其言行能獲取外國關注屬事實,法官李素蘭稱,他人關注黎智英是他人的看法。 控方引述黎曾於其專欄提及「有心人說,快點走,勾結外國勢力是叛國罪,可以是槍斃的啊」;黎又在2020年11月20日與以色列前副總理 Natan Sharansky對談時稱「雖然我知道和你對話會惹上麻煩,因為這等同與外國人勾結,勾結外國在這裡是大罪,但我必須堅持」;黎亦在2020年11月29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訪談節目中表明「我不能退縮,我只能繼續前進」、「因為如果我不退縮,他們就會受到鼓舞」、「因為人們寄望於我,如果我退縮,他們也會退縮,我們就完了」,顯示黎即使他知道或不知道、無論是合法或非法,他也會冒險去做。 控方指,黎在被捕後,仍意圖繼續運作《蘋果日報》,《蘋果》的內部會議中,黎說「no room for me to back out」,顯示黎被捕後仍繼續參與串謀,直至《蘋果》於2021年6月24日停止運作。 控方指,《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黎曾接受外媒專訪,多次倡議及請求外國對中港作出「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活動」,黎當時已知道有人留意其行為,黎亦繼續倡議,在直播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其Twitter帳戶、撰寫的文章中,重覆鼓吹撤消香港特殊地位,要求外國作出科技和經濟禁運、將入權問題加入貿易協議,直接請求制裁。